高防IP是通过什么方式对抗DDoS攻击的

高防IP是通过什么方式对抗DDoS攻击的

行业新闻 2025-10-16 15:06:35 | 阅读:

6.jpeg

一、360CDN 高防 IP 的核心防护逻辑:“引流 - 清洗 - 回源” 闭环

360CDN 高防 IP 并非单一技术,而是基于全球分布式节点构建的 “防护集群体系”,核心通过将攻击流量引流至高防节点清洗,仅将正常流量回源至真实服务器,实现对源站的 “隐身保护”。其技术闭环如下:

graph TD    A[用户/攻击者发起请求] --> B[DNS解析指向360CDN高防IP]    B --> C[流量先进入360CDN全球高防节点集群]    C --> D{360CDN智能防护系统判定流量类型}    D -- 攻击流量(DDoS) --> E[启动多层清洗机制过滤恶意流量]    D -- 正常业务流量 --> F[通过专用链路回源至用户真实服务器]    E --> G[清洗后残留正常流量→合并至F环节]    F --> H[真实服务器处理请求→返回响应]    H --> I[响应通过360CDN节点返回给用户]

关键技术前提:用户需将域名解析 NS 指向 360CDN,并配置 “高防 IP 绑定源站 IP”,确保所有流量先经过高防节点,实现源站 IP 隐藏(攻击者无法直接探测到真实服务器 IP)。

二、360CDN 高防 IP 对抗 DDoS 的 6 大核心技术模块

1. 超大带宽集群:承载海量攻击流量的 “物理基础”

  • 技术特性:360CDN 在全球部署 500 + 高防节点,单节点带宽容量达 100Gbps 以上,全网总防护带宽超 10Tbps,可抵御 TB 级 DDoS 攻击(如 SYN Flood、UDP Flood 等流量型攻击)。
  • 对抗逻辑:当攻击者发起 “流量淹没” 攻击时,360CDN 高防节点通过 “带宽冗余 + 流量分流”,将攻击流量分散到不同节点处理,避免单一节点过载,确保正常流量不受影响。
  • 360 CDN专属优化:节点间通过 BGP Anycast 路由技术,自动将攻击流量引导至带宽资源充足的节点,减少跨地域传输延迟。

2. 多层流量清洗:精准识别并过滤恶意流量

360CDN 采用 “三层清洗机制”,从粗粒度到细粒度逐步过滤攻击流量,兼顾防护效率与准确性:

graph LR    A[第一层:边缘节点粗清洗] --> A1[基于TCP协议栈优化拦截异常数据包<br>(如畸形TCP头、IP伪造、端口扫描)]    A1 --> B[第二层:中间层特征识别清洗] --> B1[基于360CDN威胁情报库匹配攻击特征<br>(如DDoS攻击工具指纹、异常流量模型)]    B1 --> C[第三层:核心层AI智能清洗] --> C1[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流量行为<br>(如异常连接频率、请求包大小分布、源IP地理集中度)]    C1 --> D[输出正常流量→回源至源站]

  • 关键技术细节
    • 针对 SYN Flood 攻击:采用 “SYN Cookie” 技术,无需建立 TCP 连接即可验证请求合法性,避免半连接队列溢出。
    • 针对 UDP Flood 攻击:通过 “端口行为分析”,拦截非业务端口的 UDP 数据包(如 DNS 放大攻击常用的 53 端口,仅允许 360CDN 授权的 DNS 请求)。
    • 针对 HTTP Flood 攻击:结合 360CDN Web 应用防火墙(WAF),识别异常 User-Agent、Cookie、请求频率(如单 IP 每秒超 100 次请求判定为攻击)。

3. 源站 IP 隐藏:切断攻击者直接攻击路径

  • 技术实现:用户配置高防 IP 后,真实服务器 IP 仅与 360CDN 高防节点建立专用通信链路(通过 IPsec 加密隧道或私有网络),外部网络无法探测到源站 IP。
  • 防护逻辑:攻击者发起 DDoS 攻击时,目标仅为 360CDN 高防 IP,真实源站处于 “隐身” 状态,从根本上避免源站直接遭受攻击。
  • 360CDN 安全加固:通过 “IP 溯源防护” 技术,防止攻击者通过 “流量回显”“DNS 泄露” 等方式反查源站 IP,同时禁止源站主动对外发起连接(避免 IP 暴露)。

4. 智能调度与负载均衡:动态适配攻击压力

  • 流量调度:360CDN 的 “全局流量调度系统” 实时监控各高防节点的攻击压力(如带宽使用率、CPU 负载、清洗成功率),当某节点遭受集中攻击时,自动将后续流量调度至其他低负载节点。
  • 连接调度:针对 TCP 连接型攻击(如 CC 攻击),通过 “连接复用” 技术,将多个用户请求复用为少量源站连接,减少源站的连接压力(如 1000 个用户请求仅建立 10 个源站连接)。
  • 360CDN 专属能力:结合 360CDN 的 CDN 加速功能,正常业务流量可直接从边缘节点缓存返回,无需回源,进一步降低源站负载,同时提升用户访问速度。

5. 威胁情报与协同防护:提升攻击识别效率

  • 情报库支撑:360CDN 高防 IP 接入 360CDN 全球威胁情报库,实时更新 DDoS 攻击特征(如新增的攻击工具、僵尸网络 IP 段、放大攻击反射源),确保对新型 DDoS 攻击的快速识别。
  • 跨产品协同:与 360CDN 终端安全、企业安全网关联动,当某 IP 在终端侧被判定为恶意 IP 时,实时同步至高防 IP 防护系统,拦截该 IP 的所有请求。
  • 攻击溯源:对攻击流量进行 “全链路日志记录”,包括源 IP、攻击类型、流量大小、攻击时间,为用户提供攻击溯源报告,协助用户向运营商或公安部门举报。

6. 弹性防护与应急响应:应对突发大流量攻击

  • 弹性带宽:支持 “按需扩容”,当攻击流量超过当前防护带宽时,自动临时提升防护能力(如从 200Gbps 扩容至 500Gbps),避免攻击突破防护阈值。
  • 应急响应机制:360CDN 配备 7×24 小时安全运营团队(SOC),当监测到重大 DDoS 攻击时,立即启动应急方案:
    1. 临时封禁攻击源 IP 段(基于威胁情报库);
    1. 调整清洗策略参数(如收紧 AI 识别阈值);
    1. 启用备用高防节点集群,分散攻击压力;
    1. 实时向用户同步攻击态势与防护进展。

三、360CDN 高防 IP 针对不同类型 DDoS 攻击的防护策略

DDoS 攻击类型
攻击原理
360CDN 高防 IP 防护手段
防护效果
流量型攻击(SYN/UDP/ICMP Flood)
发送海量数据包淹没目标带宽 / 端口
1. 边缘节点粗清洗拦截异常包2. 基于带宽冗余分散流量3. 协议栈优化(SYN Cookie、ICMP 速率限制)
可抵御 TB 级攻击,正常流量通过率>99.9%
连接型攻击(CC 攻击)
模拟正常用户建立大量 TCP 连接,耗尽源站连接资源
1. 连接频率限制(单 IP 每秒连接数阈值)2. 连接复用技术减少源站连接数3. AI 识别异常连接行为(如短连接占比超 90%)
拦截准确率>99.5%,误判率<0.1%
应用层攻击(HTTP Flood)
发送大量 HTTP 请求(如 POST 表单、URL 请求),耗尽源站 CPU / 内存
1. 结合 WAF 识别异常请求(如空 Referer、异常参数)2. 静态资源缓存(无需回源)3. 请求频率限制(单 IP 每秒请求数阈值)
支持每秒百万级请求清洗,源站负载降低 90%+
放大攻击(DNS/NTP 放大)
利用第三方服务器(如 DNS 服务器)向目标发送放大后的响应包
1. 拦截非授权的 DNS/NTP 请求2. 识别放大攻击特征(如响应包大小是请求包 100 倍以上)3. 封禁已知的放大攻击反射源 IP
放大攻击流量过滤率>99.8%

四、360CDN 高防 IP 的技术优势与部署建议

1. 核心技术优势

  • 防护能力强:全网 10Tbps + 防护带宽,支持 TB 级 DDoS 攻击防护,覆盖流量型、连接型、应用层全类型攻击。
  • 兼容性好:无需修改源站架构,支持 HTTP/HTTPS/SSL/TCP/UDP 等多种协议,适配网站、APP、游戏、API 接口等业务场景。
  • 性能损耗低:高防节点采用专用硬件加速(如 FPGA 芯片),清洗延迟<10ms,对正常业务访问速度影响可忽略。
  • 易用性高:通过 360CDN 控制台一键开启高防 IP,支持可视化监控(攻击流量趋势、清洗成功率、回源流量),无需专业运维人员。

2. 部署与使用建议

  • 前置配置
    1. 将域名 NS 记录指向 360CDN,确保流量先经过高防节点;
    1. 在 360CDN 控制台绑定高防 IP 与源站 IP,配置回源链路加密(如 HTTPS/IPsec);
    1. 开启 “源站 IP 保护” 功能,禁止源站直接对外提供服务(如关闭源站公网 IP 的业务端口)。
  • 日常运维
    1. 定期查看 360CDN 控制台的 “攻击防护日志”,了解攻击类型与源 IP 分布;
    1. 根据业务需求调整防护阈值(如促销活动期间提高请求频率限制);
    1. 配合 360CDN WAF 使用,增强应用层防护能力(如 SQL 注入、XSS 攻击防护)。
  • 应急处理
    1. 当遭遇重大攻击时,立即联系 360CDN 安全运营团队,请求临时扩容防护带宽;
    1. 检查源站是否存在 IP 泄露风险(如通过 DNS 查询、第三方工具探测);
    1. 攻击结束后,分析攻击报告,优化防护策略(如添加攻击源 IP 段至黑名单)。